首页 >  找素材 >  
选西瓜:只有放弃眼前小利,才能获长远大利

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收藏到我的素材库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我的分类

备注功能,方便后期作文素材的灵活使用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确认收藏

收藏成功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选西瓜:只有放弃眼前小利,才能获长远大利

3739   

1236   

1861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一笑:“那好,请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富翁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然后大口地吃了起来。富翁吃的虽都没有青年的那块大,最终却比他吃得多。 只有放弃眼前的小利,才能获得长远的大利。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能否做到呢?那就得看一个人的眼界与胸怀了!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1861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齐白石:担心年老力衰,提前准备半成品画作

    4011   1330   1993

    凡是去过中国画院的,细心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齐白石展厅,多幅名作都是半成品,偌大张白宣纸,通常只有一只工笔草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白石老人五六十岁时,就担心日后自己的手控能力和眼力会日渐衰弱,所以就预先画了多幅蟹、鸟、蝉等这样的半成品存放起来。八十岁以后,每逢有求画的,他就会取出一张半成品来,寥寥添上几笔花草,就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上乘之作。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柿子不值钱,值钱的是与柿子相关的生活方式

    3840   1269   1912

    罗杰是英国摄影师,想拍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来到中国农村,找到一位柿农,提出想买500个柿子,顺便拍下柿子采摘、晾晒等过程,并愿意出价1000元。遇到这么好的生意,老农满口答应,还叫来邻居帮忙。邻居爬上树,用绑有弯钩的长竿,看准柿子用劲儿一拧,就摘下一个。这样,柿子一个个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老农站在树下,眼疾手快地把它们检到竹筐里,同时还高声大嗓地和邻居拉着家常。柿子摘完了,整齐地放在屋性下的蒲垫上晾着,等待贮存。罗杰觉得这个过程很有趣,把它拍了下来,然后向老农付了钱,转身要走。老农纳闷了,赶忙拉住他问:“怎么不把柿子带走?”罗杰笑着告诉老农,他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柿子就留给老农吃吧。老农看着驶远的汽车,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在汽车里,罗杰对翻译说:“一个柿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柿子制成‘信息产品’,就可以卖无数次。老农采摘和贮存柿子的生活纪录片,肯定能在英国卖个好价钱,这个题材太好了!”老农并不知道,在罗杰眼里,他的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与柿子相关的那种独特有趣的生活方式。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眼中有什么?怎样的眼光,决定了怎样的命运

    4877   1626   2440

    吉斯特和提尔曼跟随导师去一家大公司参观。 参观完毕,导师问:“你们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吉斯特说:“我看到了豪华的办公楼,舒适的宿舍,宽敞明亮的饭厅。”提尔曼却说:“我看到了这里的产品确实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但它的市场却不大,还需要加大力度去开拓。而要想开拓出更大的市场,不但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更加执著的精神。” 多年后,吉斯特成了大公司里的一名正式员工,享受着不错的待遇。而提尔曼则当上了该公司的总裁。 什么样的眼光,决定了什么样的命运。你所关注的东西,就是你的未来。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低碳城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误区

    4130   1366   2053

    中国已有至少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目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误区。一些城市一窝蜂地发展所谓的低碳产业,却因技术创新不够,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有些城市将“低碳”简单地理解为节能减排,刻意减少高碳行业的比重。事实上,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高碳行业可以通过低碳技术进行改造,但不能完全摒弃。有的城市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低碳消费,鼓励大家骑自行车,但在一些特殊的场所,却不准停放自行车。于是,在各地争建低碳城市的大潮中出现了这样的悖论:低碳发展的背后往往是高碳产生在支撑。有时为了发展某低碳能源或技术,却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就是这种现象的鲜明写照。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李开复:十秒钟时的直觉往往与最终决定相同

    3660   1204   1819

    微软中国研究院刚成立时,李开复和副院长张亚勤决定在面试应聘者的时候,见到对方十秒钟后就把自己“雇”或“不雇”的直觉写下来,面试结束后再与最终的评价作比较。结果,他们发现,在约95%的情况下,十秒钟时的直觉与最终的决定是相同的。而且,他们两人对同一位应聘者的意见也相当一致。 李开复曾参加过一次资深员工的培训。培训中,要求十多个陌生人坐在一起,简单交谈几句后,彼此写下对方的优点和缺点。结果,他很惊讶地发现,即使是这样简单的交流,他们对他的优点和缺点都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类似地,哈佛大学的纳利尼·阿姆巴迪教授发现,只需要两秒钟的时间,学生就可以非常精确地评估一位教授的授课质量。
    加入素材篮 收藏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