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素材 >  
张伯驹、周韬奋:愿意为事业和信念坚持到底

加入素材篮X

X 你的素材篮已满!去腾个位置

收藏到我的素材库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我的分类

备注功能,方便后期作文素材的灵活使用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确认收藏

收藏成功

X

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

张伯驹、周韬奋:愿意为事业和信念坚持到底

4093   

1370   

2051

收藏鉴赏家张伯驹喜欢收蔵字画名迹,只要碰上中意的,常常一掷千金,甚至不惜变卖家产或借贷。收藏品之多,之精,被称为“天下第一收藏”。有一年,张伯驹被人绑架,绑匪索价300万,如若不给,就要“撕票”。夫人前来和绑匪谈条件时,张伯驹再三叮嘱夫人:“宁可命不要,不许变卖我的收藏!”并以绝食抗争。如此要收藏不要命,连绑匪也无奈,只能大减赎金。出版家邹韬奋曾担任《生活》周刊主编,他坚持以正义之笔,犀利地抨击黑暗势力。有一次,周刊准备发表一篇揭露某部长糜烂生活的文章,该部长知道后,立即派人找到邹韬奋,许诺将为《生活》周刊补助十万大洋,只要把文章撤下来就好。邹韬奋冷冷地说:“我们是民间刊物,从不接受官方津贴。”无论来人开出怎样的条件,邹韬奋都不为所动,宁愿不要这十万大洋,也一定要把文章刊登出来。他们能成功,肯定与他们的坚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目标明确,为事业和信念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够最终从万千人中脱颖而出。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将文本分享到朋友圈

2051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丘吉尔:我的成功秘诀: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4748   1579   2373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誉高涨的丘吉尔来演讲。三个月前这个讲座的门票就已售罄,各界人士翘首以待。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都准备聆听这位天才政治家、外交家的成功秘诀。丘吉尔用手势止住人们雷动的掌声后,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个是,决不放弃;第二个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个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就走下了讲台。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李安《少年派》获奖感言:沉下心来拍出精品

    5166   1716   2564

    2013年2月25日上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赢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大奖。这是他在《断背山》之后,第二次获得此奖项。 曾经的李安因未得拍片机会而在家当了6年“家庭主夫”,妻子工作赚钱,他负责带小孩,并且擅长烹饪。 他一直坚持到1991年,台湾的中央电影公司找他拍摄《推手》一片,方才一战成名。成名后,他敢于不断突破自己,挑战华语片、英文片等不同类型。《少年派》是他功成名就之时沉下心来,用4年时间为我们带来的一部无与伦比的作品。 在颁奖现场,他显得很激动:“太感谢大家了,感谢电影之神,我真的要把这个奖和《少年派》3000人的工作团队中的每个人分享,没有大家的帮助,我拍不出这部片子,我要感谢每位帮助我的人,我的每个团队,我爱你们!”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雅斯贝尔斯:一旦妻子的生命遭遇危险就自杀

    6656   2211   3329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思想家,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910年,他和一个在医院里做护士的女子结婚。然而不幸的是,纳粹上台后,雅斯贝尔斯因妻子的犹太人身份而受到当局的迫害,这位著名的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随即失去了工作,他的著作被禁止出版。他的妻子不想连累丈夫的学术前途而要求丈夫放弃自己,尽管雅斯贝尔斯面临随时可能被一起送到波兰集中营的危险,却说:“我如果这样做的话,我的全部哲学就没有任何意义。”后来,雅斯贝尔斯和妻子一起出逃到瑞士,又被纳粹发现并扣留了。最终纳粹同意他出境,但条件是留下他的妻子。雅斯贝尔斯拒绝了这个条件,又陪伴妻子一起留了下来。雅斯贝尔斯和他的妻子约定:一旦妻子的生命遭遇危险,他们就一起自杀。所幸在雅斯贝尔斯和他的妻子无路可走、几近生命尽头的时候,盟军及时赶到,解放了海德堡,他们才重获生命自由。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约翰·鲍卢森:只要有脚就会有路,死里逃生

    6116   2041   3071

    一支24人组成的探险队,到亚马逊河上游的原始森林去探险。由于热带雨林的特殊气候,许多人因身体严重不适应等原因,相继与探险队失去了联系。直到两个月后,才彻底搞清了这支探险队的全部情况:在他们24人当中,有23人因疾病、迷路或饥饿等原因,在原始森林中不幸遇难;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创造了生还的奇迹,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探险家约翰·鲍卢森。在原始森林中,约翰·鲍卢森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饿着肚子在茫茫林海中坚持摸索了整整3天3夜。在此过程中,他昏死过去十几次,但心底里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起来,继续作顽强的垂死抗争。他一步一步地坚持,一步一步地摸索,生命的奇迹就这样在坚持与摸索中诞生!后来,许多记者争先恐后地采访约翰·鲍卢森,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惟独你能幸运地死里逃生?”他说了一句非常具有哲理的话:“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鲍卢森能够死里逃生,这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有脚,就会有路。正因为有这种信念支撑着,才使得鲍卢森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加入素材篮 收藏
  • 一句“没有人会死在这里”让死亡率大幅下降

    4008   1328   2000

    二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有一天,他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那句话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 后来,伤员,医生、护士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这句话。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后来,这家医院的死亡率真的下降了很多。 创造奇迹的往往不是巨人,有时候,一句普通的话也有着惊人的力量。
    加入素材篮 收藏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