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58 0
泪染倾城
初二
2017-12-26 20:26:05
“天上星月在黑暗中照耀我们,心上星月则让我们在人世的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题记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林清玄的《菩提十书》。而在这十本书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星月菩提》,这也使我爱上这十本书的原因。记得那时,考场上的连续失利,是我的心暗淡了下来,心海的海面上失去了光明,被黑暗笼罩。我也变得寡言少...
小方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看到这篇与读书有关的作文,也很高兴看到你读出了对生活的感悟,并形成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本文谈及自己的生活、感想的具体内容还较为单薄,引用的内容相对多一些,建议以个人经历、感受为主线,书本内容为辅线,安排好主次详略关系。在写作时不妨更大胆、更充实地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对书中的原句适当引用即可,重点在于自己个人的理解。语言表达方面很有优势,建议多加锻炼,发挥特长。
24992 0
泪染倾城
初二
2017-12-24 21:15:08
天上星月在黑暗中照耀我们,心上星月则让我们在人世的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题记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林清玄的《菩提十书》。而在这十本书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星月菩提》,这也使我爱上这十本书的原因。记得那时,考场上的连续失利,是我的心暗淡了下来,心海的海面上失去了光明,被黑暗笼罩。我也变得寡言少语,...
小方 老师点评: 本文记叙了“我”从考试失败中走出来的一段心里路程,同时将自己对林清玄作品的感悟穿插其中,书写了他的作品为“我”点亮心灯的过程,表达了“我”对人生悲欢无常的豁达认识。 文章没有简单地“一段作品,一段评析”这样表达自己的读书感悟,而是深入到自己的阅读感受里,也深入到自己的生活经历里,将作品所传递的人生观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完美融合在一起,写出来的文字也自然发自内心,真实自然。 同学的语言功底同样很好,语言明白晓畅,没有病句,而且能够用自己的简洁语言来转述作品所传达的深刻哲理,很是难得。
24803 0
lvyeyao2017
高一
2017-12-24 15:56:01
城市中,猫咪都吃着猫粮,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它们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捉老鼠。甚至有些猫,见到老鼠唯恐避之不及。它们辜负了自己的责任。作为人,我们可不能像宠物猫一样,我们要做有责任心的人。古往今来,有太多人值得我们去学习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豪情壮志却被昏庸的宋高宗以22道金...
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本文思想积极健康,文字通顺,有一定的结构意识。文章开头以都市中的宠物猫为例,引出了“责任”这一话题。这个例子的使用不是很恰当,猫的天职就是抓老鼠么?对于野生的猫的来说,老鼠可能只是它们食物里的一种,而且作为食物来说,这是它们求生的需求。对现代都市养宠物猫的人来说,猫的“责任”可能就是卖萌博取主人的欢心?显然,这个例子跟责任的关系并不是很明确。后面用了岳飞的例子谈责任,按照我们在题解里面对责任的定义,岳飞作为宋朝赵家皇室的臣子,有没有听从上级命令的责任呢?岳飞想要恢复失地,这是他个人激情的愿望还是外部要求的责任呢?同样,林肯主张废除黑奴制度,甚至不惜挑起美国南北的战争。是他个人的愿望还是当时白人社会或者黑人社会对他的要求呢?注意,当我们提前责任这件事的时候,一定是有外部要求。做学生是为了学习,假如你对物理的求知欲很旺盛,很主动的去学,这是个人的愿望和兴趣的实现;当你不喜欢学化学,不想学,但是老师家长和考试要求你学好,你硬着头皮去学习,这是你在履行责任。要分辨这两者的概念。文字结构方面,关于岳飞的故事的分析和思考就放在岳飞故事之后。结尾部分,突然抒情,而且与文章主题没有明显的关联,这种结尾不会给文章添彩。整体来讲,语文基本功方面做得不错,不过思考流于简单。在高一年级已经做得不错了,继续加油。
24914 0
jiangtianyi
初二
2017-12-23 19:52:47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你做了什么事情?诚实体现在哪里?这样的感觉具体是什么?这才是你的作文的主体部分。但是,你的作文的主要内容却是围绕“自己想要偷溜出玩”、“以及溜出去的过程”,“和回来之后被发现”的这么个经历。且不说选材上面似乎有点不妥,单说在结构思路上,安排已经不太合理。
24917 0
huyuxin2018
高三
2017-12-21 22:08:39
(空格)预测,是指预先推测。是人们根据现有的数据或过往的规律对未来作出的预先判断。天气预报就是一种预测。相关单位通过比对云层状况,空气湿度等一系列指标,在过去收集的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关于未来几天天气状况的推测。同时,由于云层状况,空气湿度等指标的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所以天气预报只能对于未来有限...
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本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由两个不同的层面切入,给出了在不同层面上对待预测不同的态度。在生活层面你分为整体和个人两个小的方面讨论。整体方面,论述中使用了大数据的例证,紧紧贴合了时代背景,这点做得不错。不过似乎并没有体现出题目中“生活充满变数”这一时代背景特点。其次,你说出了大数据在物流方面的“神话”,也给出了结论,少了一些展开的分析过程。个人方面,对预测的概念有些偏颇,与“期望”和“预期”之间有些混淆;其中提到的“努力一定成功”,在观点上似乎也有些简单、片面。精神哲学层面,你说我们不应该过分依赖预测,你给出的原因是缺乏实质的因果逻辑,可参见批注9。另外,开头部分的天气预测于全篇而言,显得繁复累赘。整体说来,形式上,这是一篇有数理形式建筑美感的文章。而内容上没能紧扣题目的限定条件:“生活充满变数”,部分观点的逻辑也有些跳跃。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