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16 0
bz2021
初二
2017-08-05 19:50:05
“班长,听说你这次考试又是全班第一诶!”“嗯。”“真是不明白,自从上次暑假放完后就发现你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仅仅2个月的时间成绩就突飞猛进,不仅一跃成了班长,每次考试还都稳拿第一。诶,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啊!”“哦”我心不在焉的敷衍道,可谁又会知道,那件事对我的震撼有多大。半年前的那个暑假,我如往常...
邢 老师点评: 开头结尾设置的方式很新颖,在以后的作文中可以借鉴。这篇作文的素材我已见过多次,建议在中考以前的作文练习中尝试更多的素材,不要一篇打天下,这样在最后的考试中才能在自己的素材库中挑选最合适的一篇。主题是改变,却只在开头结尾处出现,远远不够。建议扩写第三、四段,这两段是全文的核心。着重叙述心理、行为的改变,添加细节描写。叙述改变的过程,对比改变前后,突出改变的影响。这篇作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6215 0
wuxuanran2020
高一
2017-08-05 18:09:38
小至天气预报,中至股票行情,大至国际局势,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都被各种预测掌控,在“我该相信谁”的疑惑中摇摆不定。可是在预测的洪流中,坚定地一路向前的生活,也值得尊敬。毕竟,明确信念是对自己生活最明确的预测。时代的喧嚣震耳欲聋,切不可为其操控。如果一个人终日跟随大家的预测生活,工作,学习,那么他的生...
邢 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最突出的问题在论点。本文由两个观点组成,明确信念和相信合理预测。这两个观点其实是冲突的,但又不完全矛盾。如果依然想两个观点并重,那么要在文中穿插、并增加倒数第二段阐述清楚二者的辩证关系,可以保有合理的预测明确前行。推荐突出其中明确信念的观点,让文章内容详略之分。反预测的观点比较新颖,分数会更高。无论选择哪一种,都要在开头结尾处点明。初稿的开头和结尾的观点实际上是矛盾的。此外,作者的论述不够充实,可增加内容。作者的例子找得比较恰当,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有自己的思考,进步空间很大。
26463 5
luoxinyu2018
高三
2017-08-05 15:58:05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日是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朱自清。人是群居的动物,人群密集处总显得热闹而繁华,但哲人们却总在说独居有无止境...
邢 老师点评: 这位作者的功底十分深厚,对于文学、哲学、历史都有涉猎。优点不再赘述,若不是结尾处的一点小矛盾,这篇作文我给满分,已没有太多的提升空间。看得出作者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建议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在议论文作文练习中,加强对于辩证关系的思考和论述,比单一论点的作文更容易拿高分。继续加油!
26221 1
luhongyu1999
高三
2017-08-05 12:20:1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根据反馈修改有一只鸡,自从他在地上发现谷糠,便开始懈怠,再也不谈飞翔。这不正是当今一些人的生活现状,即一旦得到好处,生活安逸,就放纵自我,不再拼搏吗?究其原因,这些人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他们在努力拼搏后取得一定成果便沾沾自喜,过后回想自己努力拼搏之时的辛苦,忆起付出精神及...
高 老师点评: 前文的一个概念,框定了人群,是尝过成功果实后自甘堕落的人,范围有些狭小。还有的人就是生来平平凡凡安于现状,没什么拼搏经历,拘泥于眼前的苟且。这一类人应该也包括在内。忧患究竟给予我们什么,安乐所给不了我们的东西?这个很关键,但没有点到。文章中间稍微有些偏题。忧患这个概念没有很好地突出;举的例子都是反例,也没有点清楚沉溺于安乐的坏处。
26204 4
wuxuanran2020
高一
2017-08-05 00:23:26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那些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同学产生了一种真实而疏远的敬仰,因为我向往他们潇洒自如的神采,却不想亲身去驾驭那庞大的坐骑。因为儿时的经历,让我绝望地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再骑车了。儿时的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母亲眼见别的孩子驰骋纵横,很是着急,便教我骑车。可是每每眼见车轮转动飞快,母亲扶...
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点评你的作文。这是一篇文字优美,有情节设计的优秀习作。开篇的先扬后抑,引入非常精巧,能引起阅读的欲望。之后从童年的学车的失败,到初中成为一个心结,再到自我探索无意中学会。情节起伏,人物的心情用意象景语表达得很有意味。一些内心的情感的抒发,特别是结尾,显示出不俗的文学素养。问题只是一些形容词使用得不当。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