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12 0
想不出名字了
初三
2016-12-16 10:24:52
初春的雨总滋润,经历了一冬,光秃的树枝也只有淋过这场雨才会冒出新芽。那几天,春雨久久不停,树枝也默默地承受着,等待雨后焕发新的生机。几个月前,看到刻橡皮章的同学刻出精美的橡皮章。我不禁被这门手艺深深吸引,下定决心也加入刻章的队伍。初次接触橡皮章时,我像一个刚学写字的孩子,连刀都拿不稳,刻出来的线条也...
咩咩 老师点评: 题目“风雨中,那点痛算什么”,可以理解为心情特别不好的你在风雨中,渐渐意识到生命中充满挑战,这点挫折,这点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另外“风雨中”还有引申义,理解成一种生活境况,比如在一个贫穷又祸不单行的家庭里,这样一个生活环境也是“风雨”,比如困难重重,挑战重重,压力山大,考试多如牛毛的初三生活也是“风雨中”,一次的考试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学生需要写出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本文对题目的理解没太大问题,就是对题目的理解不够深入,太过肤浅,而且有些选材也是不合理,把简单的问题写得复杂化了,希望你先整理思路,根据题解好好修改你的作文,
28666 1
阎魔sama
初三
2016-12-16 10:04:33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羡煞旁人。有的花,则需漫长的等待与浇灌。每当我自怨自艾时,父亲总是对我说:“花开有时,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在班级中,我并不是最出色的,也不是最夺人眼球的。甚至有时候和同学们格格不入。因为缺少自信与他们沟通交流,感觉找不到彼此共同的语言,我选择了沉...
小方 老师点评: 整体来说,本文结构完整,选材得当,中心突出,语言很有特色,注意融入自己的感情,擅长营造一种氛围,通过写自己经过努力终于成功在台上绽放自己,写出了自己的喜悦,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主旨突出,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28736 1
未若柳絮因风起
高二
2016-12-16 09:49:32
草老走得坦然,一句“只留书房,不留墓碑”掷地有声,引人深思。正如媒体所说,纵使身躯如树叶凋零,但草老的精神如大树搬屹立不倒。墓碑上能刻的不过是个人的功名,而书房的案上摆着翻译用的纸笔,书架上排列着翻译作品。草婴就是要以这种形式将自己作为一个学者的痕迹展现给想要了解他的人们,而丝毫不去关注自己取得的成...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本文从“草老”的逝世谈到他的墓志铭以及生平成就,写出了草老淡泊名利,专注工作的精神,写出了草老精神的可嘉之处。表达了对他高尚人格的称赞,以及对他精神的歌颂!全文选材得当,行文布局很好,语言精当,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28623 1
未若柳絮因风起
高二
2016-12-16 09:45:24
空荡荡的房间里,海瑞付手而立,他又被罢官了。可他自幼的识见分明在告诉他,他是对的,为仕岂能贪财!可是同僚都笑他“迂”,大明这官场里,竟容不下这一份耿直。不解又何妨,他嘲讽地笑,从此20年再未踏入官场。海瑞走的,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大明官场何其病入膏盲,无人不贪无人不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海瑞持的是一份...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本题是典型的二元矛盾型材料,出现了“知行”和“知止”这一对矛盾,到底是“行”比较重要,还是“止”比较重要,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材料中更侧重在谈“止”,你可以不用拘泥于材料,表达自己的看法。“止”很重要:只有知道什么是不该做的,才能真正做好该做的,适度而为,当止则止,止于至善之所,这样的准则不管是求知的领域还是社会发展的领域都是适用的;“行”很重要:光有止还不够,希望在于行动,所以还可以另辟蹊径,论证“行”的价值,只有拿出强大的执行力,才能真正在现实中贯彻自己的意志。而本文其实题目有一定问题,“见识”就一定是高地吗?“见识”有高低之分,所以题目顶的不是特别好,而且审题有点偏。请根据题解定一篇更准确的题目来写。主要是写“行”与“止”的关系!
28671 2
一叶一菩提
高一
2016-12-16 09:31:46
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楚至庄王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得其霸业。正如李太白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不飞以蓄其力,不鸣以包其气,气力足方能纵其神。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西楚项羽,早露其锋,幼年曾言,书记姓名,剑一人敌,不足以学,当学万人敌。杀...
小方 老师点评: 本文通过正反两方面论证一个一个人只有先学会藏锋,善于藏锋,最后把握机遇,善于露锋,就会成就自己的大业,思维整体来说算严谨,算成熟,而且大胆尝试运用文言文来写作文,也足见你文言文功底还是不粗,文言文预感也蛮好。只是文中逻辑上还是有一些不严密的地方,语言表述也有些小瑕疵,希望你根据批注好好修改你的作文,加油哦!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