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全部 初中 高中 < 2/452 页 >

  • 王乐耕 高二 2025-06-21 10:29:36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之中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预”指代对未来的预计,是客观事实,“测”则是对事实的主观判断,合起来即为对未来可能会发生事件的判断。这种现象的产生本质上是由于受到了社会的影响,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之中,难免会与他人交往,会产生与他人的对比,...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围绕“预测”展开辩证分析,从定义到意义、问题、解决路径,逻辑链条完整。采用“总—分—总”结构,首尾呼应,段落过渡自然。2.辩证思考,立意积极:既肯定预测的积极作用,又批判过度预测的弊端。结合现实问题,呼吁理性对待未来,体现社会责任意识。3.引用概念,尝试深化:引入哲学概念、科学比喻和经典理论,试图提升文化深度。4.语言流畅,善用比喻:部分语句生动,增强了文章可读性。【需要改进的地方】1.逻辑论证薄弱:部分段落跳跃性强,缺乏分层展开。2.语言表达问题:部分表达重复冗余、口语化或用词不当。3.例证空洞,缺乏说服力:多笼统表述(如“古人”“今人”),少具体案例;部分例子牵强(如“薛定谔的猫”原意强调不确定性,与“行动改变未来”无关)。4.思想深度不足:对“预测”的探讨停留在现象层面,未延伸至哲学或文化层面。

    B-
  • 杨清楠 高三 2025-06-08 19:26:48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当下,人们更需珍惜可以试错的机会,有些人因此认为试错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我认为不尽如此。首先,试错不是犯错,犯错是在已知范围内,做出违背规则的事情。试错是一种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是我们深化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必由之路。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爱迪生发明灯泡,是经过了上千种材料的试错中得到钨...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观点明确,结构清晰:开篇点题,结尾呼应升华,整体框架完整,层次分明。例证典型,贴近现实:爱迪生发明电灯、AI预测蛋白质结构等案例具体且有说服力;结合“工具理性”“人机恋”等现代议题,体现对科技发展的思考。批判性思维:反思工具理性对人性的压抑,警惕技术异化,展现辩证视角;强调人文精神与科技的平衡,升华主题。语言生动,意象丰富:使用多个比喻,增强了文学性。【需要改进的地方】逻辑衔接与严谨性:部分段落过渡生硬,结论推导缺乏铺垫。语言规范与精准度:口语化表述,部分概念模糊。论证深度与展开:部分论证停留于现象描述,缺乏深层分析。案例与主题贴合度:部分例证未紧扣“科技与试错”的核心关系。结尾感染力:结尾呼吁稍显空洞,缺乏具体号召。

    B-
  • lidaoxu2027 高一 2025-06-07 18:41:16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主题明确:围绕“他人期待如镜”的核心观点展开,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正向期待的积极作用到过度期待的负面影响,再到如何应对期待,结构完整。2.比喻生动:用多个比喻形象地阐释了他人期待的双重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事例典型:引用人物事例,贴近现实且具有说服力,展现了正向期待的积极意义。4.观点深刻:强调他人期待的反思价值,提出“善用期待”的主张,体现了辩证思维。【需要改进的地方】1.部分表述冗长:部分句子结构复杂,修饰过多,导致阅读流畅性受影响。2.部分句子含义隐晦,建议替换为更通俗易懂的表达。3.逻辑衔接可优化:段落间过渡稍显生硬4.个别案例与主题关联较弱:“蓝袍先生”的比喻较为晦涩,可能影响读者理解。建议替换为更贴切的例子,如“如同被绩效指标绑架的上班族,迷失在加班文化中”。5.存在错别字,需要注意文字准确性。

    B-
  • 雷珈一 初三 2025-06-05 13:44:39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湖秋冈羽,繁星闪闪,我身尚在-棵比大的视树下听看河边的蛙鸣,寒受到久违的宁青。空气中传束一服稻花香,让我不禁回忆起那秘次午山的晚上:幼时,我常师住在老家,爷后奶奶家的不远处有-座都小山,我便时常上山玩,有一没爷污说:“小想跟我们去山吗?”我虽然不知道山的意思、但还是兴有地总点夫。种是...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对于主题事件的选取上,个人认为还可以更为典型一些,一旦主题事件具有典型性,所达到的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的,也就有话可说一些。&nbsp;问题二:对于文章的主题叙述上一定要有开始、高潮、结尾的区别,不能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丝毫没有情感和心理上的变化,虽然本篇文章作者采用一些文字来表明自己的心理落差,但是在文字上还是略显单薄,这种感觉并不明显和强烈。问题三:文章结构段落划分不合理,对于一篇记叙文来说,尤其重要,开始、高潮、结尾一定要界限清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结构,这对于记叙文来说是大忌。

    C
  • 波折有价

    567 0

    马群 高三 2025-06-03 22:36:46

    波折有价一个好的故事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波折。人们在旅途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往往也是波折。人们似乎总是在谈论自己人生中所见过的波折,但人们内心往往却期待顺利。1我顺利意味着我们无需为我们未行之路上的荆棘所苦恼。也无需为了波折所带来的不完美感到遗憾。是的,顺利意味着我们无需面对一切不确定的事情。这...

    语文 老师点评: (一)文章亮点核心观点明确且有深度文章围绕“波折的价值”展开论述,打破常规认知,提出“波折本身即意义”的核心观点,将“顺利与波折的矛盾”升华为“结果与过程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对人生体验的哲学思考。如引用陶多尼斯“伤口长出新的翅膀”,用比喻强化波折带来成长的论点;以苏轼被贬为例,具象化波折对精神境界的提升作用。逻辑层次清晰开篇:从故事、旅途、人生引出“人们期待顺利”的普遍心理,分析其本质是“追求确定的结果”。转折:通过“并非所有结果都重要”过渡,提出波折的长远价值(如成长、新生),并以“人生如戏”类比,强调波折赋予生命生机。辩证升华:指出“期待顺利与波折不矛盾”,波折可成为美好结果的催化剂,最终落点“人生因波折而精彩”,首尾呼应且深化主题。语言富有感染力采用散文式议论风格,善用比喻(“坦途只剩呆滞守旧”“戏中人有了生机”)、排比(“有了动作,有了生机,有了活力”)和引用(保尔柯察金事例),增强文本节奏感与说服力。(二)可优化之处论点衔接稍显生硬第二段从“期待顺利=追求确定结果”直接转向“波折的价值”,缺乏过渡句,逻辑跳跃性较强。第四段“期待顺利与波折不矛盾”的论述稍显仓促,可进一步阐释二者如何共存(如顺利是目标,波折是路径)。论据类型单一全文以文学类事例(苏轼、保尔柯察金)为主,可补充科学、历史或现代生活案例(如科研失败后的突破、创业者的挫折),增强论证的多元性与时代感。部分表述可更精准“顺利就是正在向成功进发”语义模糊,可改为“顺利常被视为通向成功的理想状态”。“波折本身也是一种价值”稍显绝对,可调整为“波折的体验本身蕴含独特价值”,避免否定顺利的意义。

    B
< 1 2 3 4 5 ... 452 >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