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29 0
dingym2018
高三
2017-07-18 17:20:57
痛苦与财富鲜少会有人将痛苦与财富联系在一起,两者相差甚远。诚然,痛苦并不是财富,只有经历痛苦后加以思考才让痛苦发挥了它的价值。莫奈从白内障的痛苦中缓过神来,画下了价值连城的《睡莲》;三毛从亡夫之痛中清醒,挥泪写下著作《梦里花落知多少》;柳宗元从贬官后的失落痛苦中抽离,寄身于自然,笔下永垂千古的《永州...
高 老师点评: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行文流畅。作者见多识广,例子很充分,而且贴合主题。但是例子有点单一,涉及古人的均是关于其著作的诞生,痛苦中思考只能以著作文章来体现价值吗?不尽然。需要再多多拓展。并且,议论文要写的好,例子不必过多,真正体现水平的是运用各种手法一步步论述、推论,否则会被认为是用例子堆砌而成的文章。立意上,要表扬一下这位同学,思想上已经有了那么一个意识,痛苦≠财富,那么痛苦怎样才能转化成财富呢?需要思考。但是怎样思考呢?思考些什么呢?作者就没有再深挖下去。在痛苦中思考,思考放弃?思考妥协?这些就难以使人成功了。所以,需要一种正面,积极的心态,去正视痛苦的根源所在,并尝试消解、转化为自身的动力,从而将痛苦带给自己的影响成为力量,使痛苦成为历练和强大自己的本钱。如此一来才能痛定思痛,痛得其所。
26594 1
bz2021
初二
2017-07-16 22:04:09
仍记得七岁时的那个夏天,咖啡馆的那次遇见,轻轻拨动着琴弦的那个男生让我明白:是花,总要绽放的。夏天是个多雨的季节。我一如既往地从画室出来,慢慢向家走去。老师的话还回荡在耳边:你真的不是个学画画的料。努力又有什么用?艺术这种东西没天分就是白搭。你走吧,学费我会退给你妈。我是在教不了你。“我步履沉重的走...
高 老师点评: 语言不错,优美流畅,偏小说风格。情节有点疑似生搬硬套:1.七岁太年幼了,不知是否是十七岁,笔误;2.即使是解雇也不至于砸吉他和侮辱人,除非少年无理取闹,这里写的有点不自然;3.被这家店解雇,并不是他热爱音乐的错,少年说的话显得逻辑不通;4.他的音乐梦想,难道就是在这家店打工当主唱吗?他的出路绝不仅如此,这里剧情安排会显得他的理想有点狭隘;5.我本是避雨,却跑出去和他淋雨?交代不清楚;6.七年太久,剧情又显得太巧合(少年还在这咖啡店唱歌,我还在这的画室画画,服务员还在这打工),太理想化,有点不自然。主旨偏离,中心和标题的意义难以衔接呼应。是花儿,花儿的涵义是什么呢?怎么才算是花儿呢?没有体现。绽放的涵义没有明确点出,不够精到,“绽放”的条件有哪些?与花儿的生长有什么共性?都没有体现。而且缺乏绽放过程的具体叙述,就仿佛下个决心便一下子就成功了,内容上有点苍白。
26644 6
zhangxiang
初二
2017-07-16 18:46:16
炽热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面前的课本上投下了恼人的细碎的光晕,模糊了课本上原本清晰无比的文字......我合上了课本,看了看时间:已经4点了。这时,父母走了过来,说想要带我去公园走走。我心里想着:出去走走总比闷在家里好。于是,我便答应了父母,和父母出了家门。很快,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小公园,当我看着公园里...
小方 老师点评: 选材不够切合题意。根据“故乡情思”这一主题(见题目解析),“故乡”不仅包含客观的景物,还包含情感的眷恋。因此写作时要抓住故乡独特的印记,记录曾经让我产生情感牵连的往事。文中重点刻画的是“翠湖公园”这一客观存在,其中景物缺少当地的个性特征,而且对人情的刻画缺失了。 语言流畅,观察细致,很好!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能力。 结构方面,还可以加一些段落之间过渡的语句。
26533 2
ctj2022
初一
2017-07-16 18:30:01
在我七年级上学期之前,我从来没有看到我爸爸流泪的模样,毕竟他总是对我说,男子汉,流血不流泪,可是那天,他不得不流泪,因为他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他回家之后,控制不住自己赌博了,后来知道自己犯错,不经意流泪了。那天,爸爸下午又在我房间赌博,我听见那声音自己不经意的叹气,回到我房间之后,我当做什么事情都不...
高 老师点评: 语病非常多,不通顺不流畅,很多赘述,也有太多口语化表达,不是标准书面用语。错别字也多,有点不认真哦。逻辑问题挺多的,比如要搞清赌博是个比较大的概念,不能当赌钱一样的简单动词用;写奶奶的地方有点累赘,意义不大;写对爸爸印象完全变了,有点莫名突然;你想写的是,你误会了爸爸在赌博,实际他在做家务,但是这点没有很明显地显现,容易让人误解。中心不明确,爸爸为什么会“改邪归正”?没有体现。主旨和题目没有很好的呼应,题目拟的不够好。“那一次发现”的发现,究竟是名词还是动词?“你在流泪”是一种延续的状态,就是你一直在流泪,而我那次才发现,这和文章内容不符合。爸爸的泪又是什么情感?没有写出来。
27023 1
wangxuting
高一
2017-07-16 12:23:06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我看来,朱自清先生的这番话,正诠释了群居与独处的最佳结合——在群居中独处。自然界中,动物们大多拥有一个共性——群居。蜜蜂互相协助,共同筑巢、采粉、酿蜜,每天都在五彩缤纷的“舞台”中央翩翩起舞,成为了最勤劳的群居益虫;每年冬季,候鸟南飞,它们结合成群体,按固...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你的这篇作文,立意正确,语言通顺流畅!对“独居”和“群居”的有点的分析比较到位。但是,文章在过渡当不够严谨,结构上还需要推敲。怎么由“群居的好处”,一下子过渡到“厌倦群居”上面来了?怎么一下子又过渡到“需要在独居中群居”了呢?在衔接上,思路有点断层!这一点需要加以改进。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