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2 0
zyx20222
高二
2020-07-22 22:08:37
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一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孟思想思想到天下人之追捧,在现今的当下社会更是如此。可儒家之道,仅仅是推崇那么简单吗?“仁政”何以“保四海”?在《齐桓公晋文之事》一文中,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代霸主之时,孟子委婉的绕过了此观点转而论述其仁义之道,劝说齐宣王“发施仁政”。其...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问题一:就结构来看,首段没有出现观点,并且分论点段过少。问题二:分论点不明确。问题三:对于一个例子的阐述过多,全文大篇幅都是围绕“仁礼”的。并且,全文就只在叙述这一个正面积极的影响,对应了题目的“借鉴之处”,但是全文没有提及负面影响,也就是“不足”,并没有很好地把题目的所有关键词都写在观点、分论点和文章里。
17084 0
zyx20222
高二
2020-07-22 22:00:16
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外语,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语言。”要想懂得自己的语言,就要怀着一颗追逐目标的赤子之心,勇敢的向其他的语言招手,了解世界,亦是如此。在电影《天堂电影院》中,当成年后的多多服完兵役后前去看望艾福瑞多,却被艾福瑞多劝告不要沉浸在对艾莲娜的迷恋中,并再三强调让多多离开故乡...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开头的引例使用了高德的话,是一个不错的开头方式,很好地对题目进行了解释。问题一:就结构来看,首先,开头第一段出现的观点是需要阐述明确的。再者,缺少了明确的分论点段格式。最后,结尾过长。问题二:全文过多地阐述题目中的电影,题目中提到的事件现象等等是为了由此来提出观点和作者对于题目的理解,并不适合作为论据,现在的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都在大段解释题目,没有必要。问题三:老舍的例子缺少了理论部分,也缺少了明确的分论点。
17525 1
cheese2021
高三
2020-07-07 21:54:09
人的活法不一,从而导致了有人活成面子,有人活成里子。面子和里子看似是两个对立互不相容的概念,其中不乏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认为生活中需要面子与里子。面子是事物的表面,人的体面。有些人一旦被触碰了面子,就会自卑,不甘心。他们对真实的自己没有信心,于是把自己包装起来。其实仔细想想,大可不必这样,面子只是人...
高 老师点评: 行文较流畅,部分词语拿捏还不够准确,有一点语病。层次比较清晰,层层深入。按照作者观点,面子和里子都需要,但是全文体现出来面子的重要性不大,没有充足论述。例子虽丰富,但安插得略显生硬,还需要融入多一点自己的见解,和主题联系更紧密些。写到了面子和里子的关系,比较不错,但是论述还不够深入。结尾过于官方和笼统,显得不太高级。
17755 0
weiyi2020
高三
2020-07-03 19:57:11
圣雄甘地不愿被墙壁和杂物阻挡,希冀感受微风送来的世界文化,并补充道:“我不愿被风带走。”此言大有佳趣,启发着人们如何认识文化。“墙壁挡路。杂物堵窗”喻指文化的封闭自守,究其原因,或许是文化自大的心态催生认知惰性。然而,偏安一隅让文化丧失了源头活水,没有了智慧的交融与碰撞,终将走向平庸和狭隘。更进一步...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就结构来看,有原因分析段落,且原因分析比较到位。问题一:结构来看,首段没有出现观点。问题二:分论点段例子过少仅仅一句话带过,需要增加笔墨再配合理论部分达到论证分论点的效果。问题三:分论点出现关键词以外的词语。问题四:没有概念界定。
17432 0
csh2020
高三
2020-07-03 19:11:28
人们往往希望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到生命的意义,然而有时,这种追寻会变成廉价的自我感动。诚然,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之常情,大多数人过着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周濂说:“生活的大多数状态就像在冰面上滑行,转眼间便倏忽千里。”那些圣人留给我们关于追寻意义的教诲和那些名人们的成功人生故事会撩拨着我们的神经。这种...
teacher-B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表扬一:全文例子的使用较为新颖,且能够契合分论点。并且使用到了联系实际生活,使得分论点更有说服力。问题一:就结构来看,首段没有出现观点,开头直接照抄题目。问题二:出现主观性词语。问题三:有错字,上下文读不通顺。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