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全部 初中 高中 < 288/451 页 >

  • 余音绕梁

    24289 0

    污皇子夜 初三 2018-05-27 23:21:12

    我曾经在某个知名视频网站上看过一个古筝演奏视频。这是一首以三国为题材的古风歌曲,我至今都还记得那首曲子带给我的震撼:期初是雄壮激昂的乐声。我仿佛看见年轻的君王端坐王座,意气风发;接着是一段似有绵里藏针之意的乐声。我仿佛看见官场的暗波汹涌,令人心惊肉跳。最后一段,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一段。琴音铿锵有力,杀...

    马颖慧 老师点评: 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素材选择上是古筝,由一段视频引起你对古筝的兴趣,自然生动。文章的结构清晰,详略安排得当,语言在遣词造句上很精美。一篇A类文章要符合开头有情景,故事有曲折,文章有主旨句,立意有加深,结尾适当收束和升华。你的文章大体上做到了如上所写,唯一不足的是主旨句的总结,就是在这样一个兴趣爱好养成的结果下,你领悟到了什么,从而以小见大来加深立意。

    A
  • momuki 高三 2018-05-27 22:19:16

    米兰昆德拉曾在书中写道: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的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形变。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无意间遗漏了另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虚耗。这种平凡在如今社会换了个面貌再一次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称之为佛系。佛系是我们面对生...

    钟离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呀,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作文主要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如下:问题一:题目和中心论点的反差太强烈,缺少衔接。这主要表现在文章除了第三段若有若无地提及到文章的标题“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还有就是最后一段推出文章题目,其他地方对于题目的展现没有,在这里是不合理的。&nbsp;问题二:有些语言用力过猛,火候太旺。这里主要表现在文章后两段,特别是“这是你思想的具现化,也是你尊严和存在价值的产生。”总有一种形而上的感觉,词汇太虚,反倒不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这里需要注意。&nbsp;问题三:事例论证比较薄弱,这里主要指的是往往对于事例的阐释是一句话带过,没有具体的论述,这样会让事例的说服力大打折扣。&nbsp;表扬一:文章中心主旨明确,结构安排合理。在这一方面,这个是作者本身的优势所在,继续保持。

    B-
  • 焰色反应 初三 2018-05-27 21:07:48

    设计,这是一个充满艺术的词,而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但,如果把设计艺术与演奏艺术进行比较,一定会有更多人认为演奏更能培养人的内涵。而我则是一股清流——虽然我的古筝也考到了十级,但比起弹古筝,我却更加喜欢设计。设计什么呢?,可以是房间,可以是一件小物品,可以是一盘美食。然而,我最擅长也是最喜爱的却是设计...

    高 老师点评: 描写较平淡,不够生动具体,缺乏细节描写。设计的过程过于简单,仅仅想象一下就有了主意?缺乏思考过程的体现。乐趣仅仅在设计出漂亮衣服后才有,层次不够深。

    B
  • biexc2021 初三 2018-05-27 14:51:37

    这一路,走了四年;这一路,酸甜苦辣;这一路,即将逝去;这一路,值得回味......从初中至现在,已经过去了近4年的时光。这一路上,有着无限的回忆。回忆中,各种滋味齐聚一堂。八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节班会课,老师没来上课,将这节课让给了我们,开了一场酸涩的送别会,让我了解到了分别所带来的痛苦——一名挚友,...

    马颖慧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你的作文题目是“这一路值得回味”,你选择了初中四年的时光。因为具体的事件太少,没有细致的描写,所以全篇文章会给人空的感觉。不够打动人。既然值得回味,这些情感一定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表达出来。所以老师建议你可以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酸、甜、苦、辣。然后结尾表达出这些情感交织成一幅画卷,深藏心理,以后的日子你也会时常拿出来细细品味,伴你成长的人和事,都永远值得回味。

    B
  • 所知非所想

    24198 2

    hh2019 高二 2018-05-26 21:54:01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这是一个社会现象类的题目,它关乎我们的选择前的思考。“麻烦”,一个表达心理状态的一个词。同义词有:困惑、烦恼、不安等。“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重心在后半句。“我们所知道的事”是我们了解的社会事件或客观状态,它指向是事实、真相、真理;“我们所想的”是一种主观预想,它指向的是认知。整体上看,材料有这样几个意义指向:1.对于人们因认知和客观事实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的情况,你怎么看?2.对于人们因认知和事件真相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的情况,你怎么看?3.对于人们因认知和真理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的情况,你怎么看?你的这篇作文从结构思路上来看,比较清晰。但是在立意观点上,可以有所提升。文章主体部分,解释了“所知非所想”的弊端。在面临所知非所想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的部分论述并不多,这个部分可以深入讨论一下。

    E-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