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全部 初中 高中 < 319/449 页 >

  • huyuxin2018 高三 2018-01-25 21:20:05

    (空两格)身处“个性张扬”的时代,在“思想自由”的旗帜下,人们不再毫不犹豫地跟随潮流前进,也因此常常陷入两难的困境:当一切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时,选择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又可能太愚顽。(空两格)何去何从?破费思量。(空两格)有时,一味地紧跟潮流意味着主动放弃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因此容易催生出...

    小方 老师点评: &nbsp;&nbsp;&nbsp;本文观点明确,结构比较清晰。先针对人们面对时代潮流的不同态度,提出两难困境,再抛出自己的观点,强调不管顺流还是逆流,都要运用理性来判断、思考。所举事例比较丰富,并能够有较为清晰的论述过程,非常不错。&nbsp;&nbsp;不足之处在于对理性的阐述有点简单化(五、六段),导致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不够充实。&nbsp;&nbsp;

    B
  • zwy2018 高三 2018-01-22 18:39:02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边云卷云舒:要做自己的主角,不要做他人戏剧的配角。我想无人愿意成为他人的配角,但是多少人我自己的森林中迷失,做了他人的配角。他们受人支配,恭维他人,放弃了内心最真实纯真的想法,迷失在自己的森林中.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在荣耀中迷失,也不在低谷中垂头丧气。多少人曾经风光无限,却...

    邢 老师点评: 题目清晰明了,做自己的主角,不做配角。这位同学的亮点在于对配角的解释,很到位。但是在后文中却写偏了。不能说失去道德底线的人就是在受人支配,也不能说不懂得珍惜的人就是恭维他人。所以由配角出发展开论述不太好写,可以从正面主角的角度论述。想一想主角有哪些特点。有追求可以算作一个点,可惜前文并没有展开论述。除此之外,再想两点即可。这位同学的论据很丰富,素材库充足,可以看出平时的积累。论述也比较充分到位,结构把握得很好。再把分论点改一改,相信会出一篇好文章。

    C
  • 又见,真好

    24996 0

    lixiaomeng2022 初二 2018-01-20 22:25:38

    金秋送爽,我回到自己小时候生活的村子。在那里,我又见到了儿时美好的回忆。我来到村子后面一条偏僻的小路,路旁载满了树,树上的叶子被凉凉的秋风粉刷成灿烂耀眼的金色,随着风的流动轻轻摇曳着。偶尔吹来一阵大风,金色树叶便“沙沙”作响,伴着风优雅地飘落,把地面妆点成华丽的镶金地毯。我走在金色的落叶雨中,隐约发...

    小方 老师点评: 本文讲述了“我”重返故乡,再次遇到儿时经常光顾的糖画摊,遇到慈祥和蔼的糖画老爷爷,表达了“我”对儿时记忆的珍视与怀念。文章景物描写优美,对糖画制作的细节也描绘到位。

    53
  • 个性化

    24745 0

    xiongshiqing2019 高二 2018-01-20 12:49:27

    随着个性化服务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也开始根据个人喜好、身份等推送新闻。这种“个性化”服务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又能使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兴趣所向,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所谓个性化,就相当于“私人订制”,根据你自己的特点口味,专门把它们编订成一道“程序”,适应你个性成长。就比如你身为一名文艺爱好者,打开...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作文材料:现在,很多新闻软件(APP)推出了个性化的推荐服务。计算机会根据用户资料,诸如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城市、兴趣特征等等,向用户推荐各种资讯;同时也根据用户的正负反馈,作出调整。用户阅读的文章越多,被记录的历史行为越多,则推荐的内容越让用户感兴趣。甚至有的APP打出广告:“你关注的才是头条”“越来越懂你”。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这是一个现象类作文,谈一谈你对这个现象的思考。大多现象类的作文,我们一般都不是单一的思考这是正确或者错误的,而应该深入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利弊两个方面去思考。材料反应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从两大方面来思考:一个是商家,另一个就是客户需求。商家需要根据数据分析获得收益,而用户恰巧也有“个性化”需求,这种需求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好处:对于商家而言,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客户需要,获得利益。对于用户来说,节省时间,信息聚焦。带来的弊端:对于用户来讲,这是一个长期的隐患:“计算机会根据用户资料,诸如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城市、兴趣特征......”这些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讲,都是隐私,而这些隐私会根据你在网上的行为,被分析、数据化,从长远和深处来思考,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长此以往,那么你将没有隐私可言。针对以上的分析,可以发展开来思考,每一个现象的出现背后都不是简单的“利益”的问题。

    C
  • 山南丶 初三 2018-01-17 19:58:16

    教主大人 老师点评: 不得不说这篇作文写得真棒!老师改到你的这篇作文,是欣喜的,感动的。这篇作文站在一个父亲的视角去写,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美术梦”的理解。文章中的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生动:那个缩在椅子里倔强的儿子;那个被儿子的画一点点打动的父亲......并且,能够从父亲当年的梦想——“文学梦”出发,两者进行对比,突出儿子对梦想的执着,也突出父亲对于儿子的理解的合理性。文章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文章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比较独特。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稍微有一点点小建议,标题当中“渐渐地,我理解了”这个“渐渐地”一词,如果能够稍微突出一点会更完美!这一句中的“我瞪目”改成“我瞠目”。

    A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