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批改秀 >  
初中

全部 初中 高中 < 2/105 页 >

  • zhaoxy2028 初三 2025-03-22 15:53:03

    去年国庆,携卷书香,赴一场跨越时空的邀约,我投身于壶口瀑布的壮阔画卷。那幅镌刻于字句间的画面。沿途风光旖旎,却不及壶口瀑布万分之一。此地,一篇经典之作唤起了我内心的波澜,令我久久回味。"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不禁想象,离景区尚有一段路程,耳畔已然轰鸣连绵,声势浩荡,似万马奔腾。未至其境,...

    语文 老师点评: 优点1.立意深刻:文章通过对课文中壶口瀑布描写的解读,不仅展现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观,还深入挖掘出其蕴含的生命哲理和民族精神,如“黄河铸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品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立意高远,使文章富有深度和思想性。2.语言优美: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和独特魅力。像“其势如千军万马……撞向石壁,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河水不甘束缚,自平地狂飙而下壮观之态,犹如战鼓催阵,激荡人心”,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身临其境。3.描写细腻:从听觉、视觉等多个角度对壶口瀑布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看到数条黄褐色的支流汇集在一处,滚滚涛声越来越大,直至震耳欲聋”是听觉描写,“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远远望去,白雾缭绕,神秘莫测,恰似仙境入口”是视觉描写,全方位展现了壶口瀑布的特点。4.结构清晰:开头以国庆赴壶口瀑布的经历引出对课文的回忆,中间详细描述壶口瀑布的景色及从课文中感悟到的哲理,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课文对自己的影响,层次分明,逻辑连贯。缺点1.内容重复:部分描写和感悟存在重复表述,如对瀑布气势的描写以及对黄河蕴含精神的阐述,在不同段落多次出现,使文章显得啰嗦,削弱了表达效果。2.原文引用过多:文中直接引用课文原文的部分占比较大,自己的见解和感受相对较少,容易给人一种在简单复述课文的感觉,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3.缺乏个人经历融合:虽然提到了国庆去壶口瀑布,但没有将自己在现场的真实感受和经历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只是单纯描述课文中的瀑布,没有体现出个人体验与课文之间的深度关联。

    A
  • 向新而行

    534 0

    范天悦 初二 2025-03-09 15:19:00

    悠扬的琴声如灵动的精灵,在空气中跳跃,黑白琴键似被施了魔法,在指尖下欢快舞蹈。这一次,我不再执迷于成绩。带着最纯粹的热爱,向新而行。儿时,妈妈因为我突出的音乐天赋给我报了钢琴课。我钟琴于琴键发出的那些清脆的声音,享受指尖在琴键上跳动的时光。然而,时光流转,一切都在悄然改变。老师家长都建议我通过考级来...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主题明确且富有深度:文章围绕作者从儿时因热爱开始学琴,到后来在考级、学业压力等因素影响下陷入迷茫,最终又因回忆和内心思考找回弹琴初心的过程展开。主题清晰,深入探讨了在追求梦想过程中外界因素对初心的干扰以及如何坚守初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引发读者对于自身爱好和追求的反思。2.结构清晰完整: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分明,逻辑连贯,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整个故事。3.描写细腻生动:在描述弹琴感受、老师引导以及音乐会场景等方面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4.情感真挚自然:作者真实地展现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热爱、到因学业压力产生的迷茫痛苦、再到回忆儿时找回初心的喜悦坚定,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5.语言优美流畅: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需要改进的地方】1.注意词语和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性。2.部分描写可以进一步优化:比如在描写琴声的时候,可以更有层次感一些。3.增强情感表达:比如在描写压力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更加突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A
  • 向新而行

    677 0

    范天悦 初二 2025-02-22 20:32:21

    向新而行、悠扬的琴声从指尖开始飘扬,黑白的琴键从指尖开始飞舞。这一次,我不再执迷于成绩。带着最纯粹的热爱,向新而行。儿时,妈妈因为我突出的音乐天赋给我报了钢琴课。我喜欢琴键发出的那些清脆的声音,享受指尖在琴键上跳动的时光。面对一场场难关,我始终抱以积极的态度。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师家长都建议我通过考级...

    语文 老师点评: 优点-主题鲜明:文章紧扣“向新而行”这一主题,以自身学琴经历为线索,清晰展现从追求成绩到回归热爱的心态转变,传达出不忘初心、积极转变的思想,让读者能迅速把握核心。-叙事完整:按照时间顺序,从儿时学琴的热爱起始,到成长过程中因外界因素迷失,再到后来在老师引导下找回初心,有起因、发展、转折和结局,情节连贯自然。-情感真挚:真实地表达了在学琴不同阶段的心理感受,如儿时享受弹琴的快乐、面对学业压力和成绩追求时的迷茫、重寻热爱后的坚定,使读者容易产生共鸣。-细节描写:文中有一些细节描写,如“窗外的梧桐树在秋风下沙沙作响,我低下头”,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自己当时内心的迷茫与不安。缺点-语言表述:整体语言较为平实,修辞手法和优美词汇运用较少,缺乏文采和感染力,难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冲击。比如描述琴声“悠扬的琴声从指尖开始飘扬,黑白的琴键从指尖开始飞舞”,表述比较普通。-人物塑造:文中涉及老师这一人物,但其形象刻画不够丰满,仅通过语言描写展现老师对“我”的提醒,未能进一步挖掘老师的性格特点和对“我”的深远影响。-结构安排:部分段落之间的衔接稍显生硬,缺乏过渡性语句使内容更自然流畅地衔接。例如从回忆儿时学琴到讲述后来心态变化,衔接不够巧妙。

    B
  • 李嘉航 初三 2025-01-08 14:38:31

    你沈炯双眸中,仿佛藏着亘古不变的黄沙漫天,驼铃多少次在你耳畔激荡,你的心底,也不知堆砌了多少无人知晓的秘密。千年的风吹日晒,你早已容颜不在,却仍就含着灵动的微笑,在浙江省中孤独地静默着,好似根植于蛮荒的美好,仅一眼,却胜似千年。轻抚沉淀的岁月,我踱步走过一扇扇窟门。在一扇厚重的木门前贮足良久,缓缓推...

    语文D 老师点评: 同学你好,很高兴批改你的作文,评价如下:问题一:对于主题事件的选取上,个人认为还可以更为典型一些,一旦主题事件具有典型性,所达到的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的,也就有话可说一些。问题二:对于文章的主题叙述上一定要有开始、高潮、结尾的区别,不能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丝毫没有情感和心理上的变化,虽然本篇文章作者采用一些文字来表明自己的心理落差,但是在文字上还是略显单薄,这种感觉并不明显和强烈。表扬一:文章的文笔还是不错的,对于莫高窟的刻画也很有特点,用笔细腻,语言优美,既能引用曹植的名篇也能将莫高窟同现实中的人物相结合,整体还是十分出众的。

    B
  • 晶晶 初三 2024-12-30 23:23:53

    teacher-G|teacher-G 老师点评: 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人物的动作描写细腻生动,用一盒、一棋、一书来象征平淡的生活,读来朴素自然。可以增加对姥爷的外貌、衣着描写,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1 2 3 4 5 ... 105 >
榜单

勤奋榜 进步榜 高分榜

    批改秀
      好素材换一批

      关于本站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昂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沪ICP备 16005456号
      免费作文素材 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