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 0
zhaoxy2028
初三
2025-03-22 15:53:03
去年国庆,携卷书香,赴一场跨越时空的邀约,我投身于壶口瀑布的壮阔画卷。那幅镌刻于字句间的画面。沿途风光旖旎,却不及壶口瀑布万分之一。此地,一篇经典之作唤起了我内心的波澜,令我久久回味。"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不禁想象,离景区尚有一段路程,耳畔已然轰鸣连绵,声势浩荡,似万马奔腾。未至其境,...
语文 老师点评: 优点1.立意深刻:文章通过对课文中壶口瀑布描写的解读,不仅展现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观,还深入挖掘出其蕴含的生命哲理和民族精神,如“黄河铸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品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立意高远,使文章富有深度和思想性。2.语言优美: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和独特魅力。像“其势如千军万马……撞向石壁,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河水不甘束缚,自平地狂飙而下壮观之态,犹如战鼓催阵,激荡人心”,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身临其境。3.描写细腻:从听觉、视觉等多个角度对壶口瀑布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看到数条黄褐色的支流汇集在一处,滚滚涛声越来越大,直至震耳欲聋”是听觉描写,“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远远望去,白雾缭绕,神秘莫测,恰似仙境入口”是视觉描写,全方位展现了壶口瀑布的特点。4.结构清晰:开头以国庆赴壶口瀑布的经历引出对课文的回忆,中间详细描述壶口瀑布的景色及从课文中感悟到的哲理,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课文对自己的影响,层次分明,逻辑连贯。缺点1.内容重复:部分描写和感悟存在重复表述,如对瀑布气势的描写以及对黄河蕴含精神的阐述,在不同段落多次出现,使文章显得啰嗦,削弱了表达效果。2.原文引用过多:文中直接引用课文原文的部分占比较大,自己的见解和感受相对较少,容易给人一种在简单复述课文的感觉,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3.缺乏个人经历融合:虽然提到了国庆去壶口瀑布,但没有将自己在现场的真实感受和经历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只是单纯描述课文中的瀑布,没有体现出个人体验与课文之间的深度关联。
523 0
范天悦
初二
2025-03-09 15:19:00
悠扬的琴声如灵动的精灵,在空气中跳跃,黑白琴键似被施了魔法,在指尖下欢快舞蹈。这一次,我不再执迷于成绩。带着最纯粹的热爱,向新而行。儿时,妈妈因为我突出的音乐天赋给我报了钢琴课。我钟琴于琴键发出的那些清脆的声音,享受指尖在琴键上跳动的时光。然而,时光流转,一切都在悄然改变。老师家长都建议我通过考级来...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主题明确且富有深度:文章围绕作者从儿时因热爱开始学琴,到后来在考级、学业压力等因素影响下陷入迷茫,最终又因回忆和内心思考找回弹琴初心的过程展开。主题清晰,深入探讨了在追求梦想过程中外界因素对初心的干扰以及如何坚守初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引发读者对于自身爱好和追求的反思。2.结构清晰完整: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分明,逻辑连贯,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整个故事。3.描写细腻生动:在描述弹琴感受、老师引导以及音乐会场景等方面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4.情感真挚自然:作者真实地展现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热爱、到因学业压力产生的迷茫痛苦、再到回忆儿时找回初心的喜悦坚定,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5.语言优美流畅: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需要改进的地方】1.注意词语和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性。2.部分描写可以进一步优化:比如在描写琴声的时候,可以更有层次感一些。3.增强情感表达:比如在描写压力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更加突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531 0
王琛雅
高三
2025-03-08 13:10:33
卢梭曾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生活就像一场舞台剧,被既定的剧本牵引着向前,所谓的“责任”仿佛束缚着对自由的追求。但于我之见,责任与自由并非完全对立。毋庸讳言,我们的行为被他人指定的标准所评判,社会价值下形成的道德标准与应尽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常常因责任而承担不想为之事,责...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这次的修改版基本上改掉了上次提出的问题,在思想内容、思路结构、素材运用和语言表达方面都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小错误需要注意一下。加油,会越来越棒的!
540 0
王琛雅
高三
2025-03-08 12:45:33
庄子曾言:“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万物皆有局限,我们常陷于接受与突破的选择中徘徊1。事实上,两者并非矛盾,而是在认清自我局限后才可更好地突破。人类正是在不断突破局限中进步的。身为黄种人的苏炳添在身体天赋上与黑种人相比存在局限,但他却在世界舞台上通过成绩一次次打破偏见,也一次次突破了种族的局...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思想深刻,立意积极:文章围绕“接受与突破局限”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展现出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哲理洞察力,也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意义。通过引用庄子、苏格拉底等哲学家的名言,以及霍金、西西弗斯等具体事例,文章有效地传达了主题,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了说服力。2.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话题,提出问题;中间部分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结尾总结全文,回应开头,使整篇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各段落之间过渡自然,逻辑连贯,使得文章条理清晰,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3.素材丰富,论证有力:文章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多个素材,包括哲学家的名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历史人物等,这些素材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有力地支持作者的观点。通过具体事例的引入,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可读性和感染力。4.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成语、俗语和文学性语言,使得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文采。同时,作者也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了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作者能够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需要改进的地方】1.语言表达的精炼度:文章中部分句子较为冗长,可以通过简化和精炼来提高表达的效率和效果。2.情感表达的深度: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相对较为平淡,缺乏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感染力。可以尝试通过描写个人经历、感受或情感变化来增强文章的情感深度,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3.结尾的升华:文章的结尾虽然总结了全文内容,但缺乏进一步升华主题的力度。可以通过提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展望或呼吁来进一步提升文章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629 0
knh985
高三
2025-03-04 20:23:39
人人都有局限性,然而每个人对待局限性的态度却不同,有人选择接受并且放弃抗争,有人却想突破。在我看来,我们应先接受局限,再突破局限。人们接受自身局限性有一定合理性。从客观上考虑,人确实存在很多难以突破的局限,受客观物质世界的制约。如人天生的智商,人无法像鸟儿一样长出翅膀直接飞翔,我们无法长出羽毛,以及...
teacher-C|teacher-C 老师点评: 【优点】1.逻辑结构清晰:文章整体结构条理分明,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层层递进,逻辑严密。2.观点鲜明:作者对于“先接受局限,再突破局限”这一观点表达得十分明确,贯穿全文,使读者能够清晰理解作者的意图。3.论据充分:文章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名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作为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语言流畅: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句式多变,既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又保持了可读性。5.启发性强:文章不仅阐述了观点,还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生动的例证,激发读者对于自我局限和突破的思考,具有启发性。【需要改进的地方】1.举例可以更丰富:虽然文章已经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比如引入更多具体人物的故事或历史事件,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部分句子结构稍显复杂:文章中部分长句包含多个从句,虽然丰富了表达,但也可能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稍有困扰。可以适当拆分长句,简化句子结构。3.情感表达可以更加细腻:文章中对于突破局限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挫败与成功等情感的描写可以更加细腻,以更好地触动读者的情感共鸣。4.结尾可以更加有力:虽然文章结尾已经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但还可以更加有力地强调主题,或者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动建议,使读者能够更明确地知道如何将这篇文章的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清空